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,中国租车市场虽然日趋成熟,但诈骗依旧是最大的痛点之一。据悉,目前租车行业丢车状况非常严重,个别大型租车公司一年甚至能丢数百台车,损失超数千万。目前,整个租车行业的生存环境非常不好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租车市场成为诈骗案件高发地呢?
据某知名租车公司负责人透露,原因主要在于租车企业在报案立案上存在痛点和困难。租车公司丢车,公安机关常常不愿意给予立案,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经济纠纷,属于合同违约,租车公司应该去法院起诉。即便立案,通常情况下也只会由经侦受理,而经侦受限于人手和经费,对于骗车的案件不愿意受理,即便受理,也基本破不了案。去法院起诉就更遥遥无期而且执行很难,因为诈骗分子处理完车子,早就藏匿起来了。所以,多数情况下,面对租车诈骗,企业只能自行处理,这就助长了诈骗团伙的嚣张气焰。
其次,部分产业的存在也为租车诈骗案件的发生提供了方便。大家每天在网上看到有关租车诈骗案件的报道只是冰山一角,在全国已经形成了很多与车辆诈骗相关的黑色产业链,这些产业为诈骗分子销赃提供了便利。因此,受“利益”驱使,很多人铤而走险干起骗车勾当,部分地区甚至还有专门的骗车团伙,专做骗车相关的买卖。他们用虚假的身份信息在租车公司租车,拆掉GPS定位器,之后将车辆改装、抵押或倒卖。
再者,租车行业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及小公司风控技术的缺乏也是主因之一。目前,租车市场竞争日趋加剧,为了抢生意,必然导致租车公司之间信息互不流通,加上企业与权威部门质检的信息壁垒,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征信体系的不健全。而小租车企业,由于专业性、规范性、资金和人力的有限,很多甚至根本不存在风控一说,仅凭自己辨别或少量来自其他公司的客户征信数据,自然成为了租车诈骗高发地。
租车行业诈骗频发,已经引起了相关企业和部门的高度重视,大家纷纷建言献策。部分业内人士认为,破局之道在于与各种征信平台、大数据征信公司及政府部门进行数据对接,建成一个租车行业可共享的征信平台。租车公司间也应放下固有的成见,在客户征信信息方面实现数据共享,让诈骗分子无处可藏。任何一个行业痛点的形成,原因都是多方面的,因此在破解之法上,也应多管齐下,多方共同发力,才能彻底根治租车诈骗“顽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