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Cocar的“死亡”,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P2P租车再次推向舆论的高峰。
7月1日,上海P2P共享租车公司Cocar的官网上挂出一封致用户的信,信中宣布,从当日起,租车业务停止运营,团队全部解散。这是P2P租车行业首家死亡案例,充分显示了当前行业竞争的惨烈。
有媒体爆料,Cocar的直接死因是没有融到A轮资金,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。但Cocar的CMO戴菁莪却表示“资金链没断,但不宽裕”。且不论他们二者谁的说法更准确,有一点:Cocar确实面临了资金难题。
其实不仅Cocar,随着行业烧钱大战的加剧,各大P2P租车平台都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资金难题,只不过其他几家适时地获得了资金支持。

2014年3月,PP租车获得红杉资本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,同年11月,获得IDG、晨兴资本领投,源码资本、明势资本、红杉资本、清流资本跟投的6000万美元B轮融资。
2014年12月,宝驾租车宣布获得中国平安和启明创投联合领投、58同城跟投的3000万美元A轮融资;此外,宝驾宣布B轮融资也即将启动。
PP租车和宝驾租车作为国内P2P租车行业领先者,他们的融资行动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。据宝驾租车联合创始人CMO王梓冰称,P2P租车的运营成本很高,需要在业内占据一定的位置,才不会资金链断裂。
不仅如此,有业内人士分析,今年会有更多的P2P租车平台完成B轮融资,当大家都完成B轮融资,这个时候市场上需要做的斗争就更强烈了,因为大家很明白,虽然P2P租车市场很大,但谁都不希望对手比自己强。届时,P2P租车市场将再度燃起硝烟,进入新一轮厮杀,行业也将真正迎来转折。